本周首个交易日,市场依旧比较沉闷。
个股跌多涨少,下跌超过3000家,又是“吃面容易吃肉难”的行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日两市成交额9208亿元,较上周五放量1003亿元。北向资金净买入14.37亿元。
01、一则公告引发新能源大跌
又双叒叕是新能源大跌的一天。
光伏产业(931151)周一大跌3.49%,盘中最低跌至3707.88点,刷新了自去年6月以来的新低。最近一年时间新能源板块的走势,的确让人一言难尽。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App,截至2023/5/29,不作投资推荐。)
大跌可能跟一则减持公告有关。上周五晚,光伏巨头天合光能发布公告:
公司股东兴银资本及其一致行动人兴璟投资合计持有公司11.157%股份,因自身发展和资金需求,兴银资本拟减持合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5.23%的股票,即1.14亿股;兴璟投资拟减持合计不超过天合光能总股本0.42%的股票,即921.13万股。
市场对此反应强烈,天合光能大跌16.34%。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2023/3/31,不作投资推荐。)
目前,天合光能被不少新能源、高端制造方向的基金持有。以上是持有比例较高的几只,今天可能受到的影响比较大。
02、新基金发行跌入冰点
今天中午,突然收到了一条推送。
上海市气象台获悉,13时09分,徐家汇站气温36.1℃,打破了百年来的上海五月气温最高纪录,之前最高纪录是35.7℃,分别出现在1876年、1903年、1915年和2018年。
虽然还在5月,但这天儿是越来越热了。与此相比,咱们基金的行情就显得相当冷清了。
有一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截至今天,今年5月份的新基金发行份额为207.47亿份。
PS:发行份额的数据通常等基金成立后披露,晚于认购起始日、截止日,故当公告披露相关数据后,发行份额数据还会有相应更新。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2023/5/29,不作投资推荐。)
本月如果就以这个数据收关的话,将会刷新自2015年9月以来的月度发行份额新低。
在连续两年市场赚钱效应不给力的背景下,认购新基金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北风萧萧,雪花飘飘,新基金的发行又一次跌入了冰点。
业内流传着一句话,叫:好卖不好做,好做不好卖。
意思是权益基金的热度高点和投资机会角度的最佳买点往往是错开的。
行情在高点的时候,大家都在赚钱,赚钱效应不断蔓延。基金的收益率一个比一个惹眼,投资者进场热情高涨,新基金一份难求。
这是好卖的时候,但由于股价都已高高在上,后续业绩其实是非常难做的。
而行情跌到“坑”里的时候,基金热度急转直下。随便点开一只基金,近一年收益很可能是负十几个点,投资者们自然就意兴阑珊了。
这是不好卖的时候,但好在股价低、股票便宜,低位发的产品常常能做出不俗的业绩。
下面就让我们结合数据来看一下,这样的规律是不是真的有效。
03、发行冰点是见底信号吗?
发行情况我们选取的是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发行份额之和,剔除债券型基金的影响。权益基金的表现我们用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来表示。
这张图是自2005年1月以来的数据: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2023/5/29,不作投资推荐。)
不难发现,“好卖不好做”的规律非常明显。在偏股基金指数连续拉升之后,都会有一段新基金的发行潮。赚钱效应一起来,基金就变得特别好卖。
但“热潮”过后,往往会出现“寒流”。那些在发行潮中成立的基金,在大行情走到顶点之后,会不可避免地面临回撤。
2007年、2015年和2020年,规律接连应验。
而“好做不好卖”的规律也有一定的数据支撑。
图中前三个蓝色框线的位置是行情的三次“黄金坑”,也就是牛熊转折的时间节点。换言之,这时候发的产品,好做业绩。
但这三段时间的基金发行额却都是肉眼可见的低。投资者们刚经历了单边下行的熊市行情,入市热情已经基本消耗殆尽了。
最后一个蓝色框线是去年的4月份,当月股票型+混合型基金的发行份额是120.79亿份,刷新了自2018年10月以来的新低。
后面的故事大家应该还有印象,在触及冰点后,市场在6、7月份迎来了一波为期两个月的反弹行情。
这样看来,“好做”的时候的确“不好卖”。但“不好卖”的时候却并不一定“好做”。上图中还有一些新发基金惨淡的“秋冬季节”,并没有直接对应到行情的最底部。
这可能是因为A股过去有“牛短熊长”的特点,“黄金坑”都是一点一点磨出来的。
立春之前,需要经历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几轮降温之后,才能把行情真正走到底,把机会真正磨出来。
当然,每经历一次这样的冰点,我们或许就会离春天更近一点。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海峡礼仪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